EXGO學院|加密貨幣挖礦的演算法有哪些?

區塊鏈挖礦演算法主要分為兩種:需要使用大量硬體資源用於計算的POW演算法;不需要使用大量硬體資源用於計算,但需要用幣挖礦的POS演算法。


  • SHA-256

SHA代表安全散列演算法,SHA-256是由NSA設計的SHA-2加密散列函數的成員。加密散列函數是對數字數據運行的數學運算,通過將所計算的“散列”與已知的散列值進行比較,人們可以確定數據的完整性。單向散列可以從任意數據生成,但不能從散列生成數據。在比特幣等多個區塊鏈應用中的多個環節被使用。

  • Scrypt

Scrypt是一個記憶體依賴型的hash演算法,由著名的FreeBSD駭客Colin Percival為他的備份服務Tarsnap開發。記憶體依賴顧名思義會佔用很多記憶體空間,從而減少cpu負荷。由於其記憶體依賴的設計特別符合當時對抗專業礦機的設計,成為數字貨幣演算法發展的一個主要應用方向。


  • X11

X11演算法的推出和litecoin採用的Scrypt演算法目的一樣,為了抵制ASIC礦機的擴張。X11就是使用了11種加密演算法(BLAKE、BMW、GROESTL、JH、KECCAK、SKEIN、LUFF、CUBEHASH、SHAVITE、SIMD、ECHO)。數據需要進行11次不同演算法的運算,一方面提高安全性一方面增加計算量。

  • Equihash

Equihash是由盧森堡大學跨學科中心開發的面向記憶體的工作量證明(PoW)演算法。演算法的核心點是基於廣義生日問題(Generalized Birthday Problem),它提高了定制硬體(ASIC)的成本效益。


  • Tensority

Tensority是一種新型的PoW共識演算法,由比原鏈率先提出,將矩陣和張量計算融入到共識演算法過程中,從而實現AI加速晶片可以參與區塊鏈共識計算。Tensority共識演算法的特色在於演算法過程中穿插了很多的矩陣生成,矩陣變換,矩陣乘法等運算,而這些能力在人工智慧加速中也會頻繁使用,同理可得,支持矩陣運算的礦機可以用作人工智慧的加速服務,以此來提升礦機的資源利用率。


  • NeoScrypt

NeoScrypt是替代Scrypt的下一代工作量驗證演算法。 它消耗的記憶體少於後者,但記憶體更密集,密碼更強。將流密碼演算法Salsa20,Salsa20改良的ChaCha20,BLAKE2s和FastKDF的功能結合到一個安全的ASIC抗性解決方案中。


  • Lyra2REv2

Vertcoin使用Lyra2REv2作為工作量證明演算法改進Bitcoin,目的同樣也是為了抵抗ASIC。Vertcoin向Scrypt演算法引入了“自適應N因數”。 Scrypt的N因數組件決定計算散列函數需要多少記憶體。 Vertcoin的N因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,以阻止開發專用的“採礦”硬體並鼓勵在個人用戶的電腦上分發驗證任務。


  • Ethash

Ethash將DAG(有向非迴圈圖)用於工作量證明演算法,通過共用記憶體的方式阻止專用晶片,降低礦機的作用。 這個演算法是以太坊現階段的過渡演算法,前身是Dagger-Hashimoto。


  • X11Gost

x11GOST由10個SHA3演算法和Stribog哈希函數組成 散列值,各個演算法逐個進行計算有效的防止了ASIC的獲勝概率。


  • CryptoNight

CryptoNight是一種工作證明演算法。它被設計為適用於普通的PC CPU,利用現有CPU的優勢,因此CryptoNight只能進行CPU挖掘,目前沒有專門的採礦設備針其做出設計。


Updated on: 31/07/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