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GO學院|第18課:什麼是智能合約?

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,這個概念最開始是在1994年由知名電腦學家、密碼學家尼克·薩博提出,他定義:智能合約就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,旨在以資訊化方式傳播、驗證或執行合同的電腦協議,包括合約的參與方都可以在上面執行。

簡單來說,智能合約就是一種把我們生活中的合約數位化,當滿足一定條件後,可以由程式自動執行的技術。就好比你跟我做了一個約定,我們定好獎懲措施,然後將約定通過代碼的形式錄入區塊鏈中,一旦觸發約定的條件,就會有程式來自動執行,這就是智能合約。

雖然,智能合約的概念,提出的時間很早,可由於技術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,一直沒有大規模落地。哪怕到了今天,智能合約已經在互聯網中有很多的應用,比如自動還款,無人售貨等等,但也多是局限在用戶和機構之間的智能合約,用戶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合約卻幾乎沒有。

歸根到底,阻礙智能合約發展的原因還是“信任”問題。我們會發現,儘管互聯網、工業等各種技術都很發達,但這些技術本身是用來處理物物之間的關係,解決的還是效率問題。

而我們在生活中,只要談起合約,大多數都是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間存在這種需求,而且多是跟錢有關系。如果我們相互不認識,在沒有第三方機構做擔保的情況下,我們做了個約定,我把錢打給你,結果你毀約、不承認怎麼辦?這就牽扯到裏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。

而這個問題是通過互聯網、工業等技術本身沒辦法解決的,於是才引入了第三方機構進來,造成目前智能合約多是局限在機構與用戶之間的狀況。

直到區塊鏈技術的出現,才使智能合約在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大規模落地成為可能。為什麼這麼說?

因為區塊鏈有很多特點,比如去中心化、數據不可篡改等,這些特點與智能合約十分契合。假如我們之間通過區塊鏈建立智能合約,你可以不信任我,但我們的合約數據,一切都會透明地記錄在鏈上,數據可追蹤、不可被篡改,這樣就可以從技術的角度去解決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。

也正是基於這一點,久而久之,智能合約就成了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,作為區塊鏈的一個應用重點。

智能合約有很多的優勢,第一、它去掉了仲介,可以完全依託技術讓用戶之間自主建立合約;第二、透明公平,智能合約會用代碼將條件寫得清清楚楚,並記錄在區塊鏈上,整個過程完全由程式執行,連包括編寫這個代碼的開發者都不能篡改;第三、靈活,讓用戶之間可以自由地建立合約,哪怕是與一個陌生的外國人,也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建立聯繫。

總的來說,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,不僅在區塊鏈中起到了執行的作用,它更是區塊鏈的一個應用發展方向,拓寬了區塊鏈的使用場景,正是因為它的存在,才使區塊鏈有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舞臺。

Updated on: 27/07/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