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GO學院|第50課:比特幣二次分叉,算力大戰

2018年,隨著新技術發展遇到瓶頸,人們開始意識到,區塊鏈不是萬能的,至此行業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去泡沫化歷程,而這場寒冬中的標誌性事件,就是比特幣現金分叉帶來的算力大戰。

這事要從比特幣第一次分叉結束後說起,當時比特幣分成了BTC和BCH兩個版本,雖然BCH版本獨立了出來,但它的開發卻是由BitcoinABC、itcoin Unlimited,Bitprim,Nchain,Bitcrust,ElectrumX,Parity和Bitcoin XT等多個團隊共同維護,這就為後續的二次分叉埋下了伏筆。

所以等時間到了2018年,大家在對比特幣現金的未來做規劃時,再度產生了分歧,又形成了兩大陣營。一派是Bitcoin ABC版本陣營,以比特幣第一次分叉的主導者吳忌寒作為代表,他們認為單純的支付路線,不太適合當前的環境下,比特幣現金應該像以太坊一樣,往基礎公鏈方向發展,開拓出更多應用場景,增強比特幣現金的競爭力。

而另一派,是Bitcoin BSV版本陣營,以比特幣早期貢獻者CSW博士為代表,他們則希望比特幣現金仍像當年中本聰論文描述的那樣,專注在轉賬交易本身,並將區塊擴容為128MB。

結果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,造成比特幣現金的共識協議不再相容,於是就定個日期,進行二次分叉,通過算力決定誰獲取比特幣現金的繼承權,贏者成為主鏈,輸者則被淘汰。

雙方在準備階段就顯得火藥味十足,在BCH正式分叉前的半個小時,ABC陣營調用了比特幣的算力,其旗下Bitcoin.com礦池的BCH算力瞬間增加了1593.09%,相當於多臺超級電腦的總和,達到 4081.03 PH/S,超過BSV陣營的Coingeek礦池,排名第一。

當時間到了2018年11月16日 01:52,BCH最後一個公共區塊被挖出後,CSW便在推特上面表示:“遊戲開始(Game on)。”而吳忌寒也轉發了江卓的推特作為回應:“祝賀!在這個新的區塊之後BCH社區中將不會再有搗亂分子了!”

一場算力大戰就此開始,規則以誰能領先對方多挖出足夠多的區塊,誰就獲勝。

ABC派率先便取得了優勢,14分鐘接連出了2個區塊,BSV派也不甘示弱地挖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區塊。但很快局面就成了一邊倒的狀況,ABC陣營2 個小時便領先了 6 個區塊。而此前曾有分析人士認為,哪方領先對方挖出6個區塊就相當於在這場算力大戰中取得勝利。

面對這種情況CSW在社交媒體中強調,“算力比賽是馬拉松比賽,而不是衝刺比賽。永遠不要太早就認為看到了勝利。”但最終這場大戰還是以吳忌寒為首的ABC派獲勝作為收尾,BSV派則獨立出來,單獨成立了一條鏈。

總的來說,這次大戰沒有任何贏家,整個加密貨幣的市值也在這場大戰之後,再度腰斬,加速了區塊鏈行業的去泡沫化進程,為接下來國際巨頭們的介入,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
Updated on: 27/07/2023